據CouponFollow最新發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加密信用卡消費獎勵方面,萊特幣在最受消費者歡迎榜上位列第三,僅次於以太坊(41%)。作為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加密貨幣之一,萊特幣自然也成為了礦工們的挖礦青睞對象。
但ViaBTC發現有不少礦工其實並不是很瞭解萊特幣,而這其中不乏有開採萊特幣超過1年以上的資深礦工。作為最早一批的元老級數字貨幣,且受歡迎程度不亞於以太坊,萊特幣理應像那兩位“大哥”一樣被大家更為深入地瞭解。
為此,本文將從萊特幣的挖礦原理出發,帶大家瞭解如何開採萊特幣以及不同挖礦設備開採1枚LTC所需時長。在介紹這些內容之前,我們先瞭解一下為什麼萊特幣能如此受歡迎?
其實,這裏面有很大原因是因為萊特幣與比特幣有著極大的相似。起初萊特幣是受到比特幣的啟發,由曾任Google軟體工程師的Charlie Lee於2011年11月創建。它克隆了比特幣的核心代碼,但改進了比特幣一些問題。萊特幣使用的是基於Scrypt的演算法,與比特幣SHA256演算法相比,縮短了75%的出塊時間,平均區塊出塊時間為2.5分鐘,並將LTC的供應量增加至8400萬枚,足足是BTC的4倍。
更短的出塊速度,更快的交易確認,更低的交易費用以及更大的區塊容量,使得相比比特幣其更適用於日常生活中的小額交易。而採用scrypt演算法也使得比特幣ASIC礦機無法拿來挖萊特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萊特幣網路的安全性。雖然歷史上山寨比特幣的不在少數,但萊特幣靠著強大的實力與共識成為了全球最受歡迎的加密貨幣之一,目前市值排在第21位。
來自CMC數據
如何開採萊特幣
與比特幣一樣,萊特幣的挖礦過程也是一個哈希運算的過程,礦工通過挖礦設備去進行大量運算,作為第一個找到正確答案的礦工就能獲得區塊獎勵,且擁有該區塊的打包交易權。不過在全網算力日益攀升的情況下,即使是最新款的萊特幣礦機,理論上的爆塊概率也只有0.0023%,所以如今加入礦池成為了大部分礦工的首選。
*爆塊概率 = 礦機算力/全網算力,按照螞蟻礦機L7算力9.5G,全網算力410TH/s計算
將礦機連接至礦池一般有以下幾步(以ViaBTC礦池為例):
1. 首先需要一臺支持萊特幣挖礦的礦機,如螞蟻L7、芯動A6+等;
2. 在ViaBTC礦池選擇挖LTC的收益結算方式,如PPS+、PPLNS等;
3. 設置挖礦地址,ViaBTC有三個地址可供礦工選擇(若某地址連接失敗,將自動切換):
stratum+tcp://ltc.viabtc.io:3333
stratum+tcp://ltc.viabtc.io:25
stratum+tcp://ltc.viabtc.io:443
4. 設置礦工名及密碼,例如,帳戶名為viabtc,礦機名可以設為viabtc.001。密碼:可不填或任意輸入;
5. 礦機運行10-15分鐘且穩定連接至礦池後,可以通過登陸礦池官網查看礦機狀態及收益;
6. 最後一步是挖礦收益提現。ViaBTC礦池提供四種提現方式,分別是自動提現、普通提現、內部轉賬以及轉賬至CoinEx,其中除了普通提現需要手續費外,其他提現全部是0費率。
開採1枚LTC所需時長
1枚LTC的挖礦時間取決於許多因素,例如使用的挖礦設備、全網難度和區塊獎勵。與比特幣一樣,萊特幣也設置了四年一次的減半機制,最早期萊特幣單個區塊系統獎勵為50枚LTC,當前系統獎勵為12.5枚LTC。
此外挖礦設備的不同對挖出1枚LTC所需時間也有很大影響,按照當前全網難度14.63M,根據不同挖礦設備的算力得出以下數據:
8月3日,萊特幣官方發推稱,大約在明年的這個時候,也就是2023年8月上旬,萊特幣將進行下一次減半。屆時系統獎勵將從12.5降至6.25。截止至2022年8月5日,LTC已開採了84.37%,也就意味著已經有超過7000萬LTC在市場上流通,只有不到1400萬LTC還在等待礦工們的挖掘。
有不少礦工存在疑問,如果等到萊特幣全部都被開採出來後,是否會意味著開採萊特幣將毫無價值?其實不然,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即使區塊沒有系統獎勵,礦工依然可以去驗證區塊,處理打包交易資訊,屆時礦工費則成為礦工的全部收入來源。所以只要還有人去進行交易轉賬,那麼萊特幣就是有價值的,礦工開採萊特幣也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