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ViaBTC|比特幣挖礦之爭:全球電價成本對比
2023-08-18 10:41

2023年8月16日,一個名為數字能源委員會(Digital Energy Council)的新成立的加密貨幣挖礦組織,在華盛頓白宮前進行了遊說,旨在促使立法者出臺對加密挖礦更友好的政策。這一行動的背後原因是幾個月前,拜登政府提出了一項新的挖礦稅計畫,計畫對加密貨幣挖礦所消耗的電力徵收30%的稅款。據目前資料顯示,自從2021年中國實施了加密挖礦禁令後,美國逐漸成為全球比特幣挖礦的中心,其算力規模已經超過全球總量的35%。


隨著ASIC礦機的推出,全球比特幣挖礦行業的算力規模不斷擴大,競爭變得異常激烈。在這個行業中,電價成本成為礦工們特別關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幣挖礦中心,然而,如果新的挖礦稅計畫獲得通過,當地的礦企和礦工將面臨更大的財務壓力,甚至可能促使他們不得不考慮遷移挖礦業務到其他國家。



那麼當前全球哪些國家/地區擁有較為低廉的電價?本文將對全球各地的電價成本進行對比,以揭示比特幣挖礦在不同國家的成本競爭情況。


根據TokenView區塊流覽器數據顯示,在8月15日當日,比特幣礦工共挖掘出1,087.01枚BTC。按照當前417.53 EH/s的算力規模,假設全網接入的挖礦設備均是ANTMINER S19XP,其單位功耗為22 W/T。


那麼可以粗略計算出比特幣單日全網所消耗的電力為:417.53×10^6×22×10^(-3)×24=220,455,840 kWh


則生產出1枚BTC所需的電力為:220,455,840/1,087.01=202,809.39 kWh


Source: TokenView


結合GlobalPetrolPrices網站2022年12月的商業用電數據統計,可以得出全球各地區開採一枚BTC的電力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地區,挖礦所使用的電力可能並非商業用電,並且若在電站附近建立礦場,則能夠以遠低於商業電價的價格獲取能源。此外,一些國家可能還存在對加密挖礦提供電費補貼等政策。因此,上述數據僅供參考,實際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差異。


但從上表我們依然能夠得出一些結論:


在北美地區,不同地區的電力成本存在差異。商業用電方面,加拿大的電力成本較低(每千瓦時0.099美元),相比之下,美國的電力成本較高(每千瓦時0.146美元)。此外,據瞭解,加拿大的一些電力資源豐富地區,如魁北克省和阿爾伯塔省的部分地區,電力成本甚至可以降至0.04美元。由於低廉的電力成本,加拿大吸引了一批上市礦企在當地建立礦場,例如Hut8、Hive Blockchain等。


圖為加拿大某處自然景觀


歐洲各國的電力價格存在顯著差異。受地緣政治衝突的影響,2022年歐洲天然氣價格劇增,導致大多數歐洲國家的電力價格普遍上漲。德國、奧地利、英國、丹麥和法國等國家的商業電力價格維持在0.3美元以上。然而,一些擁有豐富可再生能源資源的國家,如冰島,其商業電力價格相對較低,僅為0.071美元。


亞洲地區的電力價格在不同地區之間存在巨大差異,這是由於地域遼闊所致。中東地區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其石油儲量佔據全球石油儲量的60%以上。因此,中東地區各國的電力成本相對較低,例如黎巴嫩、敘利亞和卡塔爾的商業電價不超過0.04美元。相比之下,像韓國和日本這樣高度依賴能源進口的國家,其商業電價相對較高。


阿聯酋地圖


其他地區如俄羅斯、澳大利亞、巴西等也有不同的電價成本。這些地區的電費受到能源供應和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因此電價成本也會有較大差距。


當比特幣礦工考慮遷移挖礦業務時,需要綜合考慮許多因素,而不僅僅是電價成本問題。這些因素包括當地政策、文化風俗、氣候條件以及礦場設施品質等等。尤其是在過去的幾年裏,許多地區的礦工都遇到了政治或監管方面的反對,包括電稅上漲、暫停開採,甚至出臺挖礦禁令。


如今隨著比特幣挖礦的日益複雜化,礦工們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購買礦機、建設場地和雇傭維護人員的投入。他們還需要確保網路的穩定運行。一旦這些流程啟動,關閉礦場或遷移到其他地方將會帶來高昂的成本。因此,對比特幣礦工來說,尋找一個政治穩定的挖礦環境至關重要。